为深化我院师生对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精准把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要义,10月25日下午2时,我院在学院报告厅隆重举办了主题为“新课标、新实践、新价值”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余立峰老师主讲。讲座由我院副院长赵亮教授主持,学院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余立峰老师以当前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的现实关切为切入点,高屋建瓴地指出,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做人”,体育专业学习所培养的能力绝不仅限于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他强调,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投身学校教育,还是服务于社会体育产业,其核心都在于“服务”。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高级的服务,掌握了教学本领,便掌握了服务社会的核心能力。余老师深刻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即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鼓励同学们将专业所学进行有效迁移,以更广阔的视野规划未来职业发展。
随后,讲座聚焦“新课标”下的“新实践”。余老师结合浙江省多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系统展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路径。他详细解读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模型,并通过“单元计划模板”、“简化教案2.0版”以及“一堂日常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评价标准”等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工具,生动诠释了如何将“核心素养”目标真正落地于课堂。余老师重点介绍了“学练三个一”(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游戏或比赛)的教学策略,强调课堂教学应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技术本位”转向“学生中心、素养导向”,通过结构化的教学设计与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实现从“教会”到“教会学”,最终达成“会用”的育人目标。现场展示的详实课例与精准的课堂评价量表,为在座师生提供了清晰的实践参照和专业的评价准绳。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余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宏观的政策解读,又有微观的课堂教学细节剖析。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凝神聆听,认真记录,深感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讲座最后,副院长赵亮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余立峰老师的讲座,认为其内容“非常实际、非常具体”,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盛宴,对正处于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关键时期的同学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赵院长鼓励立志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同学们,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不断丰富知识储备,锤炼教学能力,方能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更激发了大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与无限热情。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培养新时代卓越体育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